刀尔登的《中国好人》与《七日谈》

前一阵在和菜头博客上见他很推崇刀尔登的新书《七日谈》(全称为《七日谈:字母表以及希里花斯人的合理生活》),顿时就很感兴趣,想买一本来看看。之前从未对刀尔登这个作家有什么了解,搜索了一下才发觉,原来是个低调到不行的高手(请参考百度百科中的“刀尔登”词条) 。在当当网下单买了《七日谈》的同时,我也顺便在京东买了他早期的作品《中国好人》。

《中国好人》

我用“很值得玩味”来形容这本书。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杂文集,并非是先有一个主题然后才写成的一本书。不过,除了归在最前面的几篇“刀尔登说今”,全书大部分都是读史类文章。

就文笔来说,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刻能感受到作者的惜墨如金:总是言简意赅,点到为止,不会过分渲染或煽情。也正因为如此,总给人不过瘾的感觉,毕竟每一篇的篇幅都是不长的。也许是因为题材的原因,许多短文读起来颇有半文言的感觉,但也不至于影响阅读和理解。在我看来,书中很多语句都可以算得上是神来之笔。

就内容上讲,作者显然是熟读历史的。高中时我选的X科是历史(当时是“3+X”模式的高考,X即语数外之外任选的那一科),也算是比非历史班的同学多了解了一些中国古代史吧。不过,通读下来,还是有好些个历史人物和事件听都没听过的,我表示惭愧……但是,这并不显得本书曲高和寡,或者说是作者在卖弄学识,因为他总能从某个我们不认为有啥新意的史实中,得出某些值得玩味的评论,让人信服。

说了这么多,举些例子吧:

1)在《人心惟危》一文中,谈到了地域攻击的话题。这个话题也挺有意思的,因为平时我喜欢在网易上看新闻,确切的说,是看读者的跟帖评论。其中,这些新闻跟帖十有八九会出现地域攻击话题,而且很多时候都跟新闻主题毫无联系的,吵得好不热闹。且看刀尔登是如何分析的:

“肆口批评其他地方的人,既排遣心中多余的恶意,又可取悦自己的族群,自古是人们喜欢的娱乐。”

“争斗总是为利益所驱动的。但人们争来争去,往往忘了当初的目的,或那目的早已不复存在,则只剩下无聊了。”

其实我很怀疑,网易在新闻跟帖中显示发言者的IP归属地,是不是有故意的成分存在?大家吵的不亦乐乎,这样就显得人气很火嘛~

2)在《谁使祖龙绕柱走》一文中,谈到了荆轲刺秦的典故。作者想要研究的是,刺秦是出于公愤还是私恩。下面这段,个人认为写得相当精彩:

将普遍的冲突化为个人之间的战争,乃是古人习见的想法。易水唱别,固是高潮,总是义气感激的成分为多;唯当怀匕西去,迢递千里,一路上所见所感,纷纭而至,而未改其衷,个人的意志,原来也可以这么可怕。所以咏荆轲的诗篇虽多,我独喜欢贾岛的两句:“我叹方寸心,谁论一时事?”

读完《中国好人》一书,也许会像作者一样感慨:古人心事不可知。两千年前的人和事,放在今天有点不可思议,但他们确确实实就是那么做的。

《七日谈》

在写这篇日志之前,我犹豫了一下,是否应该只写《中国好人》,而不把《七日谈》写进本文:因为我实在不知从何下笔。也许有点像某网友对本书的评论一样:被这本书吓到了。

《七日谈》,这是一本很奇怪的书。不能算是小说,因为它没啥剧情和线索。寓言?有点过于深奥了。咱理解能力有限,不过还是会不自觉的把书中的内容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,所谓的对号入座?

一开始读到希里花斯王国的“放逐法”时,就觉得那个“墙内”和“墙外”的描述很有喜感,也很有现实感。关于王国的民众是如何投票,同意放逐某个“罪人”的过程,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:

我那年十五岁,挤在人群中间,膝盖拼命地抖,那是感觉到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,兴奋得不能自已,我对自己的表现有点惭愧,但一看旁边的几个年轻人,也和我一样激动呢。最后主持人问道:“现在,我作为国王和法律的代表,来听你们的意见。有人提议驱逐这个人,你们是同意,还是不同意呢?”他话音刚落,憋了半天的人们齐声大吼:“同意——”声音大得像打雷一样,混在人群里的鸡鸭猫狗,都没见过这样的阵仗,立刻箭一般逃掉了。我把嗓子都喊破了,喊完之后,赶紧看着旁边的人,希望他们听清我喊的是“同意”,又希望他们嘉许我的音量,有一个人对我微笑了一下,我马上全身温暖。

这一段,让你联想起什么来了么?好吧,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,你懂的……

在《七日谈》中,作者“我”描述的是日常生活,另一个主人翁张三(希里花斯国民)则是描述了一些很荒唐的生活。其实,希里花斯的生活,未必荒唐,在我们的现实中也是可以找到影子的。什么才是合理的生活,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,这都已经不重要了。就像看《让子弹飞》一样,不同的人,得出的诠释也是不一样的,丰富多彩。

我想,有空我会再看一遍《七日谈》的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