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免费内容模式Vs.广告拦截工具

昨天上班路上,我用手机上的NewsRob查看Google Reader订阅源时,被MakeUseOf的一篇长文AdBlock, NoScript & Ghostery – The Trifecta Of Evil给吸引住了。这篇文章写的是网络广告拦截工具/隐私保护工具对互联网免费内容模式的冲击。

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免费网络视频、新闻等互联网内容,当然不是平白无故就免费的。内容提供商需要支付网络带宽费用、服务器费用、雇员的工资等等。多数情形下,免费是因为有厂商愿意付费在这些网站上刊登广告,内容提供商用这些广告收入来免费提供内容给广大的用户。问题是,厂商是需要看广告效果的,如果很多人在自己的浏览器上拦截了这些广告,令厂商没法得知实际的广告效果,那么他们就不会继续投广告了。接下来呢?内容提供商就没法维持免费内容输出了,很有可能,他们会转为需要付费才能使用其服务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接受付费新闻或网络视频,至少这个市场在国外是有的,但国内似乎是行不通的。

有一种观点是,懂得用类似Adblock工具的用户其实数量不多,对免费内容提供商的伤害不大。咋一看,这个说法好像挺有道理的。不过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应用水平一直在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如何拦截广告/保护隐私。而且,浏览器的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。若干年前,当IE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还是相当高时,Firefox之所以能够崛起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Firefox拥有强大的广告拦截能力。用Firefox就是用扩展,这已经成为了共识;而在众多可用的扩展中,以Adblock为代表的广告拦截类扩展基本上是每个Firefox用户必装的。这两年,Chrome发展速度非常之快,居然超过了Firefox多年才积累起来的市场占有率。Firefox平台上的许多热门扩展被迁移到Chrome平台上,其中就包括了类似Adblock的工具。可以想象,当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时,越来越多的非IE浏览器用户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广告拦截工具用户。这个局面恐怕不是免费内容提供商还有广告商所乐见的,却也很难避免。

很多人讨厌广告,是因为如今许多广告质量低下,甚至可以说是很三俗。这里我们谈的还只是正规的广告,还不谈那些“恭喜你中奖了”之类的虚假/诈骗广告。除了广告质量本身,投放的场合也是个问题。例如,一个科技资讯类的网站,到处都是什么减肥广告之类的,真是挺煞风景的。不过一旦我们谈到广告精准投放的话题,又会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了。有人不喜欢被商家跟踪/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,例如拒绝接受特定网站的cookies。这也会让网络广告的效果大打折扣,因为商家没法得知用户的消费习惯。关于cookies的问题,MakeUseOf的那篇文章举了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,即其实电视广告也利用了类似的原理,只不过我们没法过滤电视上的广告,习以为常罢了。

赏心悦目的广告毕竟是少数,所以可以理解为何大家普遍不喜欢广告。只不过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羊毛还是必须出在羊身上的。就我个人而言,我花钱买域名、买空间,维护一个独立博客,写文章让大家免费阅读,那是因为我愿意花这个钱,而且我又不想在自己博客上放广告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。我个人是可以这么做,但若把范围扩大到整个互联网的话,这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了。

考虑一番后,我决定做个妥协,从今天起,把我常访问的网站全部加入我的Adblock白名单。

“互联网免费内容模式Vs.广告拦截工具”的2个回复

  1. 互联网的很多广告确实很让人哭笑不得,现在看到类似的广告直接无视了。
    有些广告就很出彩了,譬如七喜的穿越广告,多点创意,少些低俗,皆大欢喜。

    1. 一刀切倒是清净了许多,不过大家都要吃饭的啦。精彩的广告确实很少,这也挺无奈的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